以人为本的公共外交
当代世界:中国崛起的新方略——以人为本的公共外交
赵可金
2012年05月22日07:5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在全球化的时代,
中国崛起已经呈现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国际关系软化和泛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回应软实力领域的挑战,营造中国和平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已经成为中国崛起方略的新课题。
公共外交:中国崛起的新方略
在中国与世界关系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中国逐渐感受到国际舆论对国家发展建设全局的重要意义,公共外交越来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崛起的新方略,公共外交围绕的根本目标是铸造和提升中国的软国力。
现在,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壮大,中国和西方在硬实力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当下,中国应该全面大力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向世界介绍中国,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依托,顺应时代潮流,掀起中国文化建设的高潮,不断为软国力注入崭新的时代精神和影响世界要素,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核心是以人为本
与西方国家传统的职业外交观不同,新中国的外交自一开始就是人民外交,在公共外交上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实践经验。
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毛泽东和周恩来坚持人民外交的路线,通过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辟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续坚持走人民外交路线,不断拓展与国际公众交往的空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
不难看出,“以人为本”外交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的人民外交从“外交依靠人民”向“外交为了人民”转变,使新时期的公共外交具有了哲学上的指导和理论上的支持,从而为公共外交的创新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重点是战略统筹
步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外交面临的环境,中国公共外交面临“四化”的挑战。
一是外交社会化。外交议题的多样化使得外交越来越走下神坛,外交工作如何适应公众化的要求,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是一个战略性的挑战。
二是公众外交化。广大公众越来越关心外交问题,如何妥善回应舆情挑战,引导公众热情有序参与外交事务,也是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是政府道德化。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受尊敬的政府越来越依靠道德水准和信誉水平,如何提升中国政府的道德水平和国际威望,已经成为公共外交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国家文明化。一个受到海外尊敬的国家不仅取决于一国政府的形象,更取决于一国社会的素质。如何协调各方面涉外事务部门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文明国家,是公共外交长期的战略使命。
首先,拓展宽广的世界眼光。转变内外有别的传统外交观念,确立国际国内一盘棋的战略思想,从复杂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中国改革发展的全局,打造公共外交的大格局。
其次,加强主动的战略筹划。转变单向的外交为内政服务和外交是内政延伸的传统观念,树立外交与内政同等重要的战略观念,主动筹划中国大战略,主动将中国发展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巩固中国世界大国的战略基础。
此外,夯实牢固的认同基础。调整“只做不说”、“不争论”等传统观念,妥善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切,大力推动公共外交和人文
交流实践活动,不断拓展中国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关键是组织起来
中国更是一个民众大国,有13亿人口,3000万海外华侨,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强。怎样才能将中国的民众资源优势转化为公共外交的公众优势呢?一个思路就是组织起来。
一是通过改善党的领导组织起来。公共外交不能放弃党的领导。
二是通过加强统一战线组织起来。统一战线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法宝,也是新时期公共外交的一大法宝。人民政协是新时期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人民政协要发挥公共外交的优势。
三是通过不拘一格的方式组织起来。公众外交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将公众参与公共外交的积极性动员起来,不能采取一刀切,更不能搞不切实际的一哄而起。
面对世界舆论对中国的种种期待和误解,如何管理和引导好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合理预期,大力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尽可能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是一项攸关中国战略全局的重要任务。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外交上必须在继承以往90年所形成的统筹外交经验基础上,切实转变观念,立体思维,立体操作,不断为统筹外交充实和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打造内外结合、各方互动、官民并举的统筹外交,多角度、多领域、多轨道地维护好国家整体利益,拓展中国公共外交的新局面。
(作者系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中心主任)
【本文摘编自《当代世界》2012年5月版】
发布时间:2012-05-25 点击:173 <<< 回上页